「農林是最注重ESG (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的企業」吳董事長一開場就破題。事實上,台灣農林被全球權威ESG風險評分機構Sustainalytics評為低風險企業。在機構針對同產業,相似規模的全球187家公司進行評比,農林排名第二,在Sustainalytics所納入分析的全球13,609家上市企業(不分產業),農林排名第237名,可謂是把ESG做到極致。
「從我進入農林以來,就把ESG放在首要位置」,吳董事長說。「過去農林因為土地問題、茶園建置的問題,在報章雜誌上有些報導未必公允。所以在本業之外,我要求同仁一定要徹底強化ESG,讓台灣農林不只在產品和產量上是台灣的驕傲,在公司治理、社會責任與環境保護上,也成為台灣的護國神山。」
以高科技應對極端氣候,茶園灌溉用水省水量超過70%
「我有信心台灣農林的茶葉絕對是第一,不輸給任何進口茶。」說著吳董啜飲了一口茶几上的農林自產東方美人茶。「農林最大的種植區域位於屏東老埤茶廠,總種植面積達到452公頃。這是台灣最大的茶葉種植基地,但是面對的挑戰也很多,尤其是全球暖化之後的極端氣候。」2021年台灣的乾旱氣候截至五月,造成全台灣五億農損,其中屏東縣損失2.7億元最為嚴重。「我們採取了最先進的灌溉技術來進行種植,茶園共設置了六個微氣候監測站,以及土壤溼度感測器,分析最適合我們茶樹的生長條件。此外,我們導入精準灌溉技術,覆蓋100%的種植面積。452公頃的種植面積中,每一公頃布建14,000個滴孔,對所有的茶樹進行灌溉及施肥。利用這個技術,我們省下了70%的灌溉用水以及50%的肥料施用量。不但讓農林面對極端氣候有更多的餘裕可以應對,對於整體水資源利用也更有效率。」從吳董的微笑中感受到他相當滿意。「台灣是海島型氣候,河流短而湍急,每年降雨可截流利用的水資源很有限,我多用一點,別人就少用一點。農林有能力多省一些水,別人就多水可以使用,這也是我們對於社會責任的具體展現。」
以山為師,以林為友,打造台灣獨一無二的環保概念
台灣農林由1899年成立的日本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旗下的茶廠改制而成,已經有百年歷史。由於種植茶樹的需求,台灣農林有大面積的山坡地與林地,在思維上與傳統糖廠、肥料廠相當不同。
「現在大家都非常重視碳排放,農林算是得天獨厚,有非常多的林地能夠吸納因為生產製造所排出來的碳。我們非常珍惜並且積極保育這些林地,截至2020年,自營造林成果面積已達約475 公頃。根據我們調查與統計,農林的林地是20多種台灣特有種生物的棲息地。」吳董表示。「農林除了保育原始林外,位於山區的茶園也進行低密度的利用。我們的初衷就是讓民眾可以享受山林中的美景,喝口好茶,並且品嘗在地小農的農產品。除了喝茶、用餐與享受山林美景之外,還有製茶廠參觀以及農作體驗活動,等於是來到農林的茶廠,身、心、靈一次就得到滿足,同時也寓教於樂。」
關於農林特有的休閒事業,吳董也有新的想法: 「我們有土地有美景有好茶還有美食,但是那麼美的地貌拿來蓋渡假飯店太可惜了。所以我們正在茶園的腹地規劃露營(camping)與精緻露營(glamping)的營地,既可以提供更深化的休閒服務,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山林,產生一種新的人與自然的連結,相信能夠得到消費者的認同。」
不只是有機,還要做到零汙染
食品安全問題始終是台灣消費者最重視的一環,過去台灣廠商為了低價進口茶葉,鬧出農藥殘留等食安問題的新聞著實不少,這一點吳董是怎麼看的呢? 「食品安全太重要,台灣的罐裝茶飲、手搖茶市場一年產值超過1,000億新台幣,茶是台灣最受歡迎的飲品,但如果讓消費者長期接觸有農藥殘留疑慮的越南進口茶葉,後續衍生出來的問題會很嚴重。從我的角度來說,食品安全跟茶葉品質是密不可分,沒有安全的產品,說再好喝都是騙人的。農林從2003年成立有機茶苗試驗區,就開始進行有機生產。每年也以有計畫性的自然農法,逐一復耕台灣北中南區茶園及擴大有機耕作範圍。我們誓言以最高品質與最高食品安全標準產茶、製茶,也已經取得有機產品認證。農林也固定檢驗產品,光是農藥殘留檢驗項目高達473項。我們自產的茶葉在SGS檢驗的通過率是99.2%,未通過的一律銷毀,這就是我對食品安全的堅持。」
在農林茶廠的賣店中可以買到各式各樣農林的茶產品,其中的包裝讓人驚豔。「過去的包裝可能是我們產品中唯一較不環保的部分,但我們也做了改進。」吳董說「從2014年開始我們把農林自有品牌產品的包裝、包材及標簽,優先選擇可分解、可回收、可再生材料,對環境更友善,雖然成本較高,但這跟使用傳統包材相比,整體社會成本要小太多了。此外,自2015年起,股東會年報及議事 手冊使用符合FSC環保認證之環保再生紙及大豆油墨印製。」
與國際接軌邁向成熟公司治理3.0
除了對環境的承諾與社會責任外,吳董事長接任後也致力於改善台灣農林的公司治理。現任的董事會出席率達到93.4%,獨立董事平均任期3.4年,並設有薪酬委員會、審計委員會,與公司治理主管。「農林過去在土地利用和治理上有些地方不盡如人意,導致公司經營層被外界誤解。但我認為農林本質上是一個非常好的公司,擁有好的品牌、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絕對不能被糟蹋了。公司治理這一塊,可以說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根本,有好的制度、透明的資訊,陽光照進來陰影就不見了。我們所有的董事,包括獨立董事,以及我們的經營層都盡全力把農林的公司治理與國際標準接軌。」吳董說。
另外一個重大改變是今(2022)年三月三日的董事會通過提案,農林原本13席董事包含3席獨立董事,未來將改為11席董事4席獨立董事。董事會的獨立性將會一舉提高到三成以上. 吳董事長的態度很堅定: 「獨立董事能夠讓公司的決策更能考慮所有股東的最大利益,減少利益衝突。獨立董事因為不直接涉入公司營運,也不是投資者,可以讓董事會更加公正和客觀。而且還提供了其他董事可能沒有的豐富經驗,引入專業知識與人脈。」講到這裡吳董緩了一口氣,微笑的說: 「這次董事會的決定,證明了農林有決心邁向全球最高標準的公司治理規範。我很感謝所有的董事的支持。」
國際知名代理權機構Glass Lewis亞洲研究總監Jeff Jackson表示,歐美市場機構投資人相當重視獨董,為數不少公司的獨董占董事會席次比例達三分之一以上,甚至過半,相對於台灣獨董在董事會比例偏低,一般董事超過獨董席次,也是決定獨董職能能否發揮關鍵。
強健的公司治理支撐本業成長
從2019年吳清源當選台灣農林董事長,2020年營收增長4.3%,2021年更跳升為增長18.4%,達到3.69億元。其中製茶本業營收增長39%,達到1.4億元。由於老埤新廠尚未正式稼動,2021年銷量僅410噸。2022年新廠啟用後預計銷量將超過800噸。「2022年我要讓台灣農林的休閒事業以及茶葉產銷本業開始賺錢。老埤茶廠已經全面完成452公頃的種植,製茶廠等硬體設備也都準備好了。」吳董說,「去年我就說過,大家看到的成績只是農林的第一步,我在乎的是打造台灣農林公司的長期發展策略,為股東創造永續價值。我一定會率領台灣農林的同仁繼續突破,擦亮這塊百年招牌。」
想了解更多台灣農林企業社會責任與CSR報告,請掃描下列QR Code進入專頁:
若您想要安排與台灣農林吳清源董事長的會議,請聯繫 yvonnehuang@qtumic.com
QIC寬量國際廣納於資本市場中具有豐富經驗的產業專家,並透過獨家的投資人數據庫以及對產業的了解,協助公司對標適合的機構投資人,並協助企業與投資人達到有效雙向溝通,進而達到提升股東價值的目的。QIC寬量國際為MiFID II豁免機構,並於Corporate Access服務具有多年經驗,QIC代表優質企業客戶量身打造路演與投資人活動以並協助公司制定一套投資人關係策略,在每一場與投資人會議前,QIC寬量國際為客戶提供每一份詳盡的投資人資訊及分析,以便讓客戶與投資人的會議可以順利進行,並做有效率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