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供應鏈的市值將在2033年成長十倍。儘管如此,為什麼“日本的支持至關重要”
台灣台積電是世界半導體之都。該公司的市值已增長至超過100兆日元,支持其供應鏈的公司也從這一增長中受益。
到2033年,台積電供應商的市值可能成長至2,580億美元(約37兆日圓),是目前價值的10倍。據稱,日本企業仍有進入此領域的空間。
9月中旬舉辦的創業活動「2024日台創新高峰會」匯集了來自日本和台灣的約70家新創企業,以及來自政界、工業界等各行各業的1000名參與者。兼創辦人Alex Lee提出的。
李鴻基,QIC創辦人兼執行長。攝影:房野麻子
台積電供應鏈市值到2033年將成長10倍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公司,截至9月26日市值超過9,000億美元。李表示,台積電2024年的利潤預計將達到約新台幣1兆元(4.5兆元),約佔所有台灣上市公司利潤的三分之一。
台積電的市值不僅有台灣投資的支撐,還有國際投資者的支撐。目前,台積電80%的投資來自國際投資者,「這也是我們繼續在東京和世界各地推廣台積電的原因,」李說。
台積電也透過與 800 至 1,000 家供應商合作來擴大業務。
2023年,QIC研究了49家參與台積電供應鏈的台灣上市公司。結果,這些公司的市值目前約為294億美元(約4.2兆日圓),年均銷售額成長率為136%,這些公司的市值約為2,580億美元的10倍(到2033 年,這一數字預計將成長至1 兆日圓(約3.7 兆日圓)。
台積電49家供應鏈公司的市值約294億美元,預計2033年將成長十倍,達到2,580億美元。攝影:房野麻子
QIC計劃未來將研究的公司數量增加至約80家公司,並追蹤其成長趨勢。
不僅是台積電,許多涉及供應鏈的企業都已經獲得了國際上的大規模投資。
根據QIC介紹,台積電的供應鏈活動將提供與1000多家國際投資公司會面的機會,從而不僅吸引金融投資,還可以吸引策略投資。這些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總市值增加了20%以上。
不過,李先生表示,“預計未來三到五年,半導體相關企業的規模和增長率將出現顯著差異”,重要的不是增長率。市場實現進一步的成長。
擁有國內半導體供應鏈的價值
台積電的供應鏈建設在2017年前後正式啟動,台積電憑藉自己的力量成功獲得了必要的資源。
李以美國汽車工業為例。 1890年代,汽車工業在北美五大湖地區發展起來。據說台灣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
「台積電涉及的800多家企業,大部分都是面對面與決策者溝通,效率很高。工程師在一起工作時,他們說中文,有時也說台語,不需要使用英語或日語。
如果出現問題,我們可以在2小時內面對面解決(因為台灣很小),溝通迅速。他們這一代和下一代都畢業於同一所台灣大學,他們的孩子也以同樣的方式成長。
李指出,台積電的下一步將是如何利用其供應鏈進入下一個市場。
台積電供應鏈與1890年代北美汽車工業比較。攝影:房野麻子
李表示,台積電供應鏈中95%以上的公司都是市值較小的公司。然而,台灣股市對其進行了大量投資。一些過去資產不到2億美元的公司現在已接近10億美元。
半導體產業,日本企業的機遇
半導體產業成功企業共有的六大要素。攝影:房野麻子
Lee 列舉了該行業成功公司的幾個共同點。一是「進口替代」 。
「獲得台積電認證的過程通常需要六年以上的時間。這將使我們能夠向其他客戶提供我們的服務,」李說。
台灣供應商透過使用最先進的設備製造和測試產品來滿足台積電的嚴格要求。
二是「日台合作」 。
「過去30年,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一直依賴日本的技術和資本支持。日本的支持,包括資本和技術合作是必不可少的。」(李先生)
台積電目前正試圖重建與日本的合作關係,熊本工廠計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至於下一步,“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如何與台灣和日本的資金和人力資源建立有效的合作關係”,他預計這裡有很多可能性。
李表示,業界和投資人對台灣台積電供應鏈和日本供應鏈如何合作非常感興趣。
「台積電供應鏈上的800家企業中,很多都是小公司,但透過與台積電的合作,建立了非常密切的業務關係和產業協作。這對日本供應商來說也很有吸引力,有很多優秀的半導體技術供應商在日本,他們與台積電的合作空間很大。
另一方面,他也指出,技術創新需要很長的時間,5到10年,而在半導體產業,沒有現金流的新公司想要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功是極其困難的。
「相反,傳統電子和機械行業公司很有可能透過與台積電的合作來振興和創造新技術,」李說。
Link Source, translated by Google: https://www.businessinsider.jp/post-29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