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台灣資本市場的明日之星?
矽谷知名創投、企業家Peter Thiel認為,軟體業正成為主導整個科技產業前進的力量(圖/維基百科)
寬量國際(QIC)平均每年協助台灣企業舉辦超過5000場的國際投資人會議,這不僅僅對於公司具有重要意義,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凡的旅程,因為在與國際投資人的交流及觀察他們的反饋中,往往能讓我們提前發現許多有趣的事情或跡象。
如我們在今年四月舉辦的第九屆CEO week活動,共吸引了來自175個投資機構、250位國際投資人(其中台積電前20大的外資股東也都在列),並舉辦了1,500場會議。這次活動中很特別的是我們邀請了許多的台灣軟體業者-如台灣兩大電商富邦媒(Momo)、網家(PChome) (若將電商納入軟體業)、台灣第一家虛實融合(OMO)新零售軟體雲服務公司91APP、來電辨識應用程式Whoscall營運商Gogolook、AWS全球雲端服務合作夥伴伊雲谷等參與盛會,而我們驚訝地發現,這群軟體業的吸睛力驚人,甚至超越了一些大型公司,而觀察了投資人對於這些軟體公司的的反饋後,我們嗅到了一個訊號-台灣軟體業的春天已經要來了!
躁動的台灣軟體業
我第一次看到”Indefinite Optimism”是來自矽谷創投天王Peter Thiel的書,我將其翻譯為「不定性的榮景」,在描述新創,特別是軟體業時,和台灣大部分代工導向、客戶有訂單才有營收的產業不同,這些創意型的公司是來改變、培養用戶行為的,很多時候用戶需求現在根本看不到,但未來會逐漸湧現,這也代表行業終將有樂觀的榮景可期,但前面有一個附加的名詞,就是「不確定」。
Peter Thiel提到要持續經營這樣的創意行業,有幾個條件很重要,其中一個是不定性的融資(Indefinite finance),這類的公司需要透過投行的教育和不斷融資,讓小勝利可以變成大勝利,也因此資本市場對這類行業非常重要,然而現在台灣的資本市場可以說是軟體業的沙漠。如果我們把幾個重要經濟體的軟體業市值和該區總體上市公司市值做比較,台灣軟體業市值佔總體上市公司市值只有0.78%,而以美國27%、南韓6%、日本4%、中國7%、德國9%來看,台灣相對來說軟體業市值佔比很低。(相關報導:盼台灣生技走向國際,他成最年長新創者:林奏延退出醫界政壇後,為何又走上斜槓之路?|更多文章)
既然如此,為什麼我還認為當前台灣軟體業在「躁動」呢? 因為過去3年來,外資以其對全球軟體業豐富的經驗,已開始逐步投資台灣上市、非上市的軟體公司,並讓這個行業開始躁動。比如說PChome,它曾經是一家很棒的國內電商公司,但前陣子被資本市場忽略很久,網家的市值營收比(Price to Sales)評價之前大概是0.3倍,我們認為依台灣市場大小來說,應該要能容納得下兩家電商,但Momo和PChome的估值卻相差非常大,後來某外資券商出了一個報告,認為PChome市值起碼應該要回到營收的水準,後面我們也看到不僅僅是外資,甚至本土投資人也開始關注這個議題,這也是另一個軟體業開始躁動的佐證,而我們也相信整個資本市場將會快速學習,並馬上跟進。
3大轉變,讓軟體業發光發熱
台灣歷年總共有50家軟體業掛牌,而根據我們的觀察,現在的軟體公司比起以前最大的不同有三:首先,公有雲(public cloud)的誕生,讓軟體業不用背負大額的設備支出,也使軟體業創業變得簡單;其次,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軟體即服務)訂閱制度的產生,又讓企業及個人用戶不再需要一次性購買整套軟體和Server,減輕了資金負擔,軟體業只要做對產品,全世界都可能成為潛在市場,成長性無限大;最後,現今智慧型手機幾乎人手一台,更是為軟體服務在這個世代全面展開推波助瀾。
回顧產業興起的時間軸,公有雲系統的發揚光大也就是這10年的事情而已,當時的金融危機讓大公司就業機會相對減少,讓一些理工科學生決定自行創業,也造就了目前我們在檯面上看到的許多新創軟體業公司。
如果說我看好未來2至3年,將有20甚至30家軟體商在台股或其他市場上市,一點都不誇張,只是很多人還沒意識到這個趨勢成形。這些公司上市籌資後,往往會併購那些未上市的新創,這樣滾雪球的運作模式將不斷發生。老一代的公司拿到錢會添購硬體,但新一代的公司會投資新創、挖角人才,藉此壯大自己的生意版圖,台灣的軟體業開始起風了!